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

VELO 企業管理 人力資源

要在事業或生涯上創造突破,秘訣是更聰明地做事,而非更努力地工作。要更聰明地做事,就要學會創造性思考並努力落實,才能有所突破。─Jay Abraham,"Getting Everything You CanOut of ALL You have Got"─

近幾年經營環境的變遷,如全球化、併購、組織變革、資訊化等,伴隨而來的人員議題,為人力資源工作者創造了一個舞台,使其定位從行政支援提升至參與決策,並證明將人力資源提升為策略夥伴的必要性。
然而,喊了幾年口號,這個夢想的實現進度只能說差強人意,在少數的成功範例外,所看到的是更多決策者與人資主管間的觀念落差。
誠然,人資制度的成效不若行銷或業務單位可立竿見影,有其先天限制;但可檢討的是,若人資制度確實很重要,從業人員也有足夠的專業知識,為何在組織中仍不夠受重視?本文嘗試從實務經驗所觀察到的現象,對此落差的可能原因,提出幾點看法:
人資部門成為策略夥伴? 許多人資工作者以達成Dave Ul-rich提出的四種角色自許:行政
專家、員工的成長夥伴、變革催動者及策略夥伴,這確是值得努力的目標;但在自我期許
的同時,卻往往忽略對現狀的檢視。 首先,組織對人資部門的定位不一,策略性與作業
性工作的比例,會隨產業、政策與經營理念而異。例如在生產導向或創立初期的公司,
作業性工作為協助營運的要件,人資部門須投注較多時間於此;若公司策略走向國際化
,則應將人資定位為策略夥伴,減少或外包作業性工作,以其專業協助營運規劃。 若
以供需曲線來看,最佳狀況是決策者期望人資主管提供策略性服務,而他們也具有相當
的規劃能力;最糟的情形是,決策者將人資部門定位為行政服務的提供者,其能力也僅
止於此。供需不平衡的情形,其一是人資主管雖具備專業能力,但決策者不期望他們成
為策略性夥伴,這是許多人資工作者沮喪的主因;另一是部門主管開始重視後,卻發現
人資工作者尚未具備足夠能力,這是實務上常見人資不受重視的緣故。因此,在強調提
升策略性地位前,應先檢視本身是否足以擔當重任。

沒有留言: